淺談意、態、氣、勢
虛實對比相銜及筆墨走勢之例
意境有可延伸之義,它不是局限的。以繪畫而言, 所謂「意在畫外」,就是畫面裏看到的,並非作者所表 現的全部; 這畫面,還可以引起觀者在畫面以外的思 維。不限於一目了然,所以能夠引人入勝,叫人意趣橫 生、或衍發幽思、讓人加深玄想。
比方一幅一河兩岸的畫面,不只是給人看到一河兩 岸,更能引起觀者對近岸、遠岸的人物或事物,以至他 們的生態及活動的聯想;甚至聯想到兩岸更遠更深處的 迷茫境象,這便是意境的呈現。
作畫要有意境,必須先「立意」,即經過一番構 想,然後才會胸有 成竹地表現出來。立意的高下,關乎 修養,而意境的表 現,又牽涉技法。
就水墨畫來 說,物象的大小、 構圖的疏密、用筆 用墨的濃淡、虛實 等等........ 都是技法。
技法的運用,我認為定要講求:意、態、氣、勢。 態是姿態、型態,是表現手法;要表現得沉雄厚實抑是輕 靈虛疏?遼闊無涯抑是巍峨深入? 要觀者感到莊嚴肅穆或 是優悠恬靜?繁華喧閙或是質樸幽逸?都關乎 “取態”。 意與態亦相關相扣,並非獨立的。
虛實對比相銜及筆墨走勢之例
具備意、態、氣、勢等寫畫元素,寫出的作品多能照 顧整體大局,趨於生動、有活力;絕不會出現呆雕細描, 處處同樣細緻重要,東一堆西一堆無主無次的筆墨。理解 拿捏,亦不致盡是筆走龍蛇,能放不能收罷。
骨法用筆、氣韻生動、經營位置,都與上述的意、 態、氣、勢有關; 是中國畫所追求的 精粹,我們習畫者雖未能做到,也應 認知,這樣才能知所進取。文學、藝 術端賴「養成」 , 無法打針注入、填 鴨速成啊!因此難 能,所以可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