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油畫之父李鐵夫 Famous Artists -- Li Tie-Fu

   李鐵夫

(1869-1952) 是 中國油畫的先驅者,    中國油畫之父,    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

孫中山曾給予高度評價:“名畫家李鐵夫,洵足與歐美大畫家並駕齊驅,誠我國美術界之巨子也!” 孫中山也曾贈他 “東亞畫壇第一巨擘” 的題字。 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, 李鐵夫是 :

      第一位留學西方的油畫家,
      第一位在油畫造藝上達到可與西方大師比美的中國油畫家。


他在油畫肖像人物方面,早期作品古典寫實, 筆觸及著色精準 , 他的肖像畫令西方油畫畫壇汗顏。後期作品更加運用了中國傳統的寫意筆法,以意運法,縱橫捭闔表現物像純樸的質量感, 用筆更精練 。 李鐵夫曾說 : "一生中只有兩個嗜好 : 一是革命,二是藝術。"

但是, 對於一位曾經在藝術上有卓越成就,獨領風騷並卓有建樹的藝術家,對於一位曾經熱血沸騰,大義鐵骨的革命家 ,身後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評價, 真是一個遺憾. 然而, 但這位經歷過輝煌與蒼桑的李鐵夫, 在藝術史上卻閃耀著. 我們希望通過在這裡的介紹, 讓多些人認識及了解這位徫大中國藝術家 並給于他更多的評價, 使李鐵夫在藝術史冊上不會被忽略和忘記.


生 平 :

李鐵夫在繪畫

青年時代的李鐵夫
鐵夫,廣東鶴山縣人,是中國第一位留學歐美的油畫家, 1887年考入英國的阿靈頓美術學校,後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畫 , 1913 年入美國紐約美術大學,曾師從美國著名畫家威廉•切斯 (William Chase, 1849-1916) 和約翰•薩金 特 (John Sargent , 1856 - 1925),入美國美術研究院達10年,在歐美享有盛名。 得到很高的評價。 被譽為“中國油畫 之父”。 其肖像畫技術精湛, 古典寫實, 筆觸及著色精準, 足令西方油畫畫壇汗顏。 他留下一張舊名片,上面印的頭銜是美國雅士蕉殿力美術大學副教授,萬國老畫師畫院會員。萬國老畫師畫院是當年美國美術界最權威的組織機構,李鐵夫是該機構中第一位亞裔會員! 他在海外蜚聲並 卓有成就多年之後, 國內學習西畫的風氣才剛剛起步 (例如著名的有: 1906年, 高劍父入東京美術學院學習, 陳樹人入京都美術學校學習; 1917年, 徐悲鴻赴日本研習美術; 1919年, 林風眠, 林文錚, 李金髮等赴法留學...)。

鐵夫不僅是偉大的畫家,同時又是一位鐵骨錚錚的革命者、同盟會元老,一位充滿革命理想和熱情的民主革命活動家。


《蔡銳廷就義》, 是根據當時的 一張剪報而作畫的.整張畫
面是冷色調。劃的是一位戴氈帽,身穿西裝的伸士,被扣上
手鐐,和被冷血的處決,表現出作者對革命烈士的極度同情.
1907年與孫中山等創立興中會後到英、美各埠組織同盟分會,致力國民革命. 其間他擔任同盟會紐約支部負責人六年,他更賣了 200 多幅油畫,所得的款項以及自己繪畫上所得的獎金, ,全部貢獻出來作為支持孫中山革命活動的經費。 一次他還冒生命危險, 親臨滿清軍艦,成功勸說艦長程壁光和全體 官兵,加入同盟會, 為推翻滿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。 孫中山曾高度評價李鐵夫: "名畫家李鐵夫洵足與歐美大畫家並駕齊驅, 誠我國美術界之巨子也。" 也曾贈他: "東亞畫壇第一巨擘" 稱號。

李鐵夫浪跡歐美, 沒有家產, 四十多年追求民主革命。 然革命成功後, 李鐵夫並未享受到革命的成果。 他繼續留在美國從事藝術活動。直到六十歲退休時,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, 1930 年歸國後, 他曾經希望創作關於孫中山革命之史畫, 但因客觀因素, 得不到支持而放棄。只劃了一張《蔡銳廷就義》之油畫。

1931年作寧滬之遊,因目睹國民黨腐敗,而於1932年轉至香港,居住在紅墈山一間 "家徒四柱" 的陋屋, 他戲稱為 "水瓜棚"。 他在這裡開設畫室,以教畫授徒為生。


李鐵夫在教學生繪畫。

。時代動蕩, 又因李鐵夫性格倔強及孤僻, 使他過著清苦的生活。盡管如此, 但仍然不減他對藝術的熱誠。 由於經濟條 件差, 很少劃油畫, 大部份是水彩和水墨畫。 他常在一些殘舊的紙張上作水墨畫。 題材大多是遊巡的猛虎、振翅的雄鷹……, 以抒發他未酬之壯志。

水墨畫: 題材大多是遊巡的猛虎、振翅的雄鷹……, 以抒發他未酬之壯志。

1937年,徐悲鴻先生在穗港舉辦個展期間,造訪李鐵夫。徐悲鴻對李鐵夫的作品十分敬重,奉為師尊。

李鐵夫在華南文藝學院

1946年秋天的一個下午,郭沫若邀馮乃超去拜訪李濟深和李鐵夫時曾滿懷敬意地對乃超說,李鐵夫是值得認識的一位奇人,他是孫中山先生的一位老朋友,他搞革命的時候,我們都還沒有出世。

李鐵夫晚年回顧一生經歷時曾說:

        〝平生只有兩大嗜好, 一是革命, 二是藝術。〞

1950年,李鐵夫應邀回廣州,任華南文聯副主席,華南文藝學院教授 (廣州美術學院前身)。他短暫的執教卻為嶺南畫壇培養出 108 位大家,1952年病逝於廣州。 李鐵夫臨終前, 把全部作品獻給國家, 收藏於現廣州美術學院。

在李鐵夫逝世 28 年後的 1980年,珍藏其遺作的廣州美術學院精選他生前捐贈的作品,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結集出版了 《李鐵夫畫集》、由宋慶齡題寫書名、由廣州美院遲軻教授作序,這才引起畫壇對這位早年被孫中山譽為美術界“巨擘”的注意. 一位曾經在藝術上有卓越成就, 獨領風騷的藝術家,一位曾經熱血沸騰,大義鐵骨的革命家 ,身後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評價, 真是一個遺憾。 然而這位經歷過輝煌與蒼桑的李鐵夫, 在藝術史上卻閃耀著。




作品: (to see picture, mouse over the red text)

李鐵夫的作品整體數量很少,且大部分藏于廣州美術學院而少有露面。更另人可惜是, 大部份的油畫因居港其間, 生活顛沛, 只用爛布袋包著他剩下的油畫, 又沒處收藏, 所以保存得不好而產生顏料的脫落或損壞. 李鐵夫的油畫, 是吸收了其師 切斯 與 薩金特的精粹, 再通過自已的探討而表現在油畫上。 尤其是在肖像藝術中, 將人物的 性格 和 精神狀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。 他的筆觸準確,著色精練, 非一般肖像畫家所能及. 故他的作品能得到很高的評價. 《藍眼睛青年》就是一個例子。

Blue eye man
《藍眼睛青年》

《畫家馮鋼百》 ( 1934 ) (未完成作品, 因借別人的畫室劃的) 是李鐵夫歸國以後,在油畫上追求 新的突破明顯的例子。這裡不難看出其著色 與筆觸更加精練, 表現手法更明快奔放。

painter
《畫家馮鋼百》( 1934 )

而 《魚尾》 則用薄塗去表現其質感。 著色準確, 條魚尾就像剛剛切出來似的。可見其功力.

fish tail
《魚尾》

風景畫他劃得不多, 遙望瀑布 是現知道僅有的一幅私人收藏品, 筆法明快簡絜, 精練的著色。

李鐵夫後期的水彩畫,不少是根據記憶創作的,故常顯出抒情自由,不拘形似的特點,其中 《四川峨嵋》 ( 1947 ),   被公認是他的水彩畫中的傑作。 他的水彩畫手法簡潔明快、流暢和水分飽滿, 間中滲入油畫的筆觸 (參看 《園中》 )。 在港其間, 則大部份水彩畫都是以寫生為主, 例如: 《紅尾船》 ( 1934 ),   《樵》 ( 1934 ) , 《沙田》 ( 1935 ), 《紅磡山》 ,  這些水彩畫, 同樣是非常出色。


歷史會銘記李鐵夫
(藝術家之窩編寫 )

按此返回 Return